天天财经讯,4月2日,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航新能”)正式登陆创业板,公开发行4123.71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发行价格为11.80元/股,迈入长期资金市场的崭新时代。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与海外市场的成功开拓,首航新能已然跻身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的前列,成为一家精准布局“光、储”两大明星赛道的新能源企业。
首航新能是一家专门干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产品为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下游应用领域为工商业用户、家庭用户及地面电站等。
自2013年成立以来,首航新能始终专注于新能源电力设备领域,坚持以光伏能源发展的新趋势为导向,以行业及产业政策为指导,以下游客户实际的需求为基础,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已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产品研究开发流程。
2021年-2023年,首航新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8.26亿元、44.57亿元和37.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8.49亿元和3.4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8亿元、8.42亿元和3.06亿元。
首航新能还在业绩预测中表示,2024年全年预计实现盈利收入27.13亿元,归母净利润2.5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6亿元。
一方面,随着国际气候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碳中和”成为全世界共识,世界各国均格外的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纷纷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近年来,全球光伏装机量整体保持迅速增加趋势,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作为光储系统的核心设备,光伏装机容量的快速提升使得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同步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光伏装机量的快速增长,储能系统的运用将成为光伏大规模应用、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要素,报告期内储能领域市场需求快速增加。首航新能自2015年开始布局储能逆变器相关领域,是同行业中较早推出储能逆变器产品的企业之一;同时,由于技术同源、客户资源相通,公司在储能领域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
经过多年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光伏逆变器行业已形成一批在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处于领头羊的企业,首航新能则位列其中。
从市场份额来看,根据国际知名的电力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研究机构Wood Mackenzie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度首航新能光伏逆变器出货量(MW)位列全球第十位,市场占有率约为3%。
从品牌知名度来看,根据产业知名媒体世纪新能源网、PVTIME和光伏品牌实验室Photovoltaic Brand Lab(PVBL)发布的“PVBL2020年度全球光伏逆变器品牌 20 强排名”,首航新能排名2020年度光伏逆变器品牌第十二名;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公司获得德国权威研究机构EuPD Research颁发的印度、波兰、巴西、澳大利亚“顶级光伏品牌”奖,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光伏逆变器行业竞争较为充分,目前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在全球光伏市场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大规模的公司不断进行产能扩张和市场开拓。
作为早期布局海外市场且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业之一的首航新能,可谓是目光如炬。早在2014年,即成立第二年,首航新能便主动开拓欧洲市场,与波兰有名的公司CORAB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向其销售光伏逆变器、储能电池等产品。
随着欧盟对于国内光伏“双反”措施于2018 年到期,海外市场采购需求较为旺盛,首航新能境外业务顺势增长,海外市场慢慢的变成为公司产品的主要市场,并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
随后,全球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逐步实施,行业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光伏发电领域逐步完成从补贴驱动至市场驱动的转变,市场规模迅速增加。同时,储能作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支撑,自2019年开始在光伏产业起步较早的市场呈现迅速增加趋势。
首航新能再次及时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对于产品做全面升级,推出新一代储能逆变器及储能电池产品,产品谱系得到逐渐完备,经营业绩、市场占有率呈现增长趋势。
面对国内外光伏政策的变化、行业技术的一直更新,首航新能凭借多年行业经验的积累和对行业趋势的准确判断,迅速应对市场变化、把握市场机遇,逐步成为行业领先企业之一。
2021年-2024年上半年,首航新能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中的境外出售的收益分别为16亿元、39.93亿元、28.23亿元和12.20亿元,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占比分别是88.01%、89.61%、75.57%和83.19%。
截至目前,首航新能基本的产品先后获得中国CQC、中国“领跑者”、欧盟CE、德国TÜV等3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认证,经营事物的规模覆盖欧洲、亚太地区等主要光伏市场,并不断开拓拉丁美洲、中东及非洲地区等新兴市场。
其中,首航新能储能逆变器与储能电池的主要销售地区为意大利、德国、捷克、英国和波兰。根据 SolarPower Europe 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度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分别为欧洲第一、第二和第三大储能市场。
除了坚持全球化布局外,首航新能从始至终坚持的另一件事就是技术创新。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格外的重视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提升,为保持技术、产品和工艺的不停地改进革新,不断的提高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首航新能核心产品中,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等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涉及技术繁多,涵盖电力系统模块设计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脑技术和软件算法编程技术等。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与电网的交互能力等指标,将直接影响到光储系统的效率和稳定能力,因此研发技术对公司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2021年-2024年上半年,首航新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422.53万元、1.93亿元、3.08亿元和1.54亿元,研发投入较大。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新产品研发投入,部分大功率逆变器及集中式储能系统已形成规模化收入,未来公司亦将持续进行对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与此同时,首航新能通过内部人才教育培训和外部人才引进相结合,公司已拥有一支数百人的专业开发团队,并仍在不断扩充研发团队规模和人才储备。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研发技术人员525人,占员工总数的27.88%。
自2017 年起,首航新能被持续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专利及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截至2025年1月,企业具有已授权专利247项,其中发明专利102项、实用新型专利94项、外观设计专利51项。
此外,公司还与知名高校开展合作。2017年,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建立了“储能变换与系统集成技术中心”,围绕储能、光伏及电动车应用技术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及产学研合作。
本次IPO,首航新能拟募资12.11亿元,其中7.72亿元用于新能源产品研制制造项目、1.97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升级项目、0.91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首航新能表示,前述项目实施后,公司分布式大功率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的生产能力与生产效率将得到一定效果提升,在满足下游市场需求的同时改善公司产品结构,前述产品系列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全球碳中和共识深化与能源结构重塑的历史性节点,首航新能正以战略前瞻性与技术硬实力构筑新能源产业竞争新范式。其核心优势不仅体现在产品矩阵的迭代能力,更在于构建起从光伏储能逆变器研发到数字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协同生态。
展望未来,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全球竞速中,首航新能有望凭借其技术储备与战略纵深,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兼具东方智慧与全球视野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