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的电器设备都需要用UPS,同样,UPS也并非适用所有的电器设备。用户在选择UPS时,主要应考虑负载大小、负载装置的特性、负载装置的重要程度以及不良电力对负载的影响程度。
交流负载的供电方式大体上分为单相和三相两种。小功率负载,功率从几百VA到10KVA,一般都会采用单相供电方式,选用单相输出的UPS;而大功率的负载,功率从几十KVA到1000KVA,多采用三相供电方式,因此需选用三相输出的UPS。
负载类型大体上分为电阻性、电感性、电容性等性负载与内含整流电路的非线性负载(又称整流性负载)。电脑及其外围设备多为非线性负载。UPS适用于电阻性负载及带容性的整流性负载。
非线性负载起动时都有冲击电流,电脑等整流性负载在正常运行时,其峰值因数为2~3,即电流的峰值为其有效值的2~3倍。因此在选用UPS时应考虑到这一特性,应给UPS留一定的余量。对某些功率因数较低的感性负载如空调机等,因其起动电流相当大,可达其额定值的5~7倍,并且频繁起动,因此一般中小型UPS不适用,除非留有足够的余量。
一般电器负载都会给其额定功率或额定电流及功率因数等参数,但由于不一样的负载差异较大,故总功率不能简单的相加而应该求其相量和。好在正常的情况下,用户负载大多为电脑设备,其输入功率因数在0.65~0.7之间,因此能将各个负载的额定功率累加求出总功率,而个别别的类型的负载如打印机等,可以按起动电流的大小将其额定功率乘以一个系数再计算进去。根据负载总容量,UPS容量通常能按以下公式选择:
即负载总容量应为UPS额定容量的80%以下。选择80%,主要考虑到负载起动时的冲击电流以及用户今后扩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