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孜州白玉县察青松多一体化指挥中心,当作业人员翻开电子大屏,林业资源、城镇实时视频、监测预警、计算表等都展现在大屏幕上,当无人机实时画面跳过山岭、各个城镇,山上的房子、每块地、每棵树乃至每名护林员的画面都能实时传回指挥中心,尽收眼底。“这是察青松多户外视频会聚渠道及‘一体化’项目的凶猛之处。”白玉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曲批介绍。
该项目总投资1420万元,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建造时刻为5个月,于2023年12月底建造完结。 首要建有指挥中心作业场所、应急办理体系、林长制体系、监控体系、视频会议体系沙盘(实体沙盘、数字沙盘)、UPS供电体系等配套设备。
白玉县境内森林草原原始状况完好,有天然草原855万亩,区域草原归纳植被盖度85.5%,森林面积53.76万公顷,森林掩盖率47.72%,活立木积蓄量6920万立方米,位居四川省前列。
“森林草原防救活要点在‘防’,面对严峻的防火局势,靠传统的护林管林形式,现已不能够满意当时的需求。”白玉县委副书记、县长洛绒倾培直言,“最直接、最管用的办法便是立异,以科技赋能,运用5G、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水利、气候、林草、应急等部分,构建‘天-空-塔-地’四位一体的预警监测体系,推进传统林业向信息化、现代化转型晋级。”
“以森林草原防救活为要点,结合卫星监测、无人机巡护、铁塔监控、卡口监控四种智能形式,构建‘天-空-塔-地’四位一体的预警监测体系,能全掩盖白玉境内林草资源,保证火情‘早发现、早处置’。”铁塔甘孜分公司甘孜大区司理曾康介绍。
详细而言,一是“天”:使用卫星遥感数据,接连监测森林草原火情和林草湿资源损坏违法行为;
二是“空”:发挥无人机灵活性高、机动性强、定位精准等空中优势,在要点时段和区域定时不定时巡防,有用处理人防巡护面积小、视界狭隘、地形地形高低、功率不高等方面难题;
三是“塔”:依托我国铁塔视联渠道,白玉县在县域内布置57个可视化监测点,凭借“可见光”和“热成像”完成全方位监测录像达750平方公里,并能对县域内要点防护区域进行24小时全天候焰火视频监控;
四是“地”:建造护林防火智能卡口24个,完成全景摄像机与细节摄像机互为180°夹角监控,明晰抓拍过往行人及车辆,触发声光警示提示进山制止带着火源,喊话提示卡口值勤人员做好值勤值守。
“体系运转半年以来,监测预警34507条,处理34507条,其间凭借监测点位依法从严查办户外违规用火行为4起,屡次让我们及时有用地发现并处理火情。”曲批慨叹,该体系为森林草原火灾早发现、早陈述、早处置供给了强有力的支撑。
“林长制是守住生态安全的必定要求,是提高林业办理效能的有用手法。强化林业资源办理、加速林长制作业执行、促进林业作业提质增效,‘才智+’数字林草是重要手法。”曲批说道。
对此,白玉县构建“渠道+移动端”“互联网+使用”为形式,以打造“一库”即:林长数据库;“三网”即:地上监测网、空天监测网、信息传输网;“两渠道”即:林长制归纳办理渠道、林长制大数据展现渠道。
一起,执行生态护林员700名,区分县村庄三级网格300个,经过手机App精准下达管护职责区域,准确网格巡护信息,上级林长及监管人员第一时刻计算分析、快速处置,完成准确定位、精密维护和动态监管。
“林长制才智办理体系现在首要以林长网格、巡护办理、事情上报、处置作业为主,往后将持续完善林长巡护、预警、调度、查核等功能,保证‘数字林长’作业落地执行。”曲批坦言。
此外,以大数据及视频监控为中心并整合有关部分开发的使命调度、人员指挥、资源办理、监管计算等功能一体的归纳调度渠道,能完成救援应急力气交融,监控视频交融会聚,上下互联互通。
面向未来,曲批表明,计划在2024年-2025年期间,完成3个片区自动化无人机建造,130个行政村无人机巡护办理,200个户外视频监控点位建造,掩盖面积达80%,并环绕安全出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作业,将“一体化”数字联合指挥中心使用到多部分,更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