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宇,男,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从事微波光子雷达超高分辨成像算法研究。发表高水平期刊、会议论文共30篇,其中一作IEEE Trans TOP期刊6篇、一作/通信中文核心期刊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授权专利4项。获中国光学学会微波光子学术新星、雷达学报博士论坛最佳报告、雷达学报博士论坛优秀报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技大学奖学金、荣耀信通年度人物等荣誉。在读期间成功登顶多座5000米级雪山,获得四川省登山协会登顶证书。
常冰,女,党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光学频率梳及其精密测量系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以一作/共同一作身份在《自然通讯》、《科学进展》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6篇。获OFS大会压轴论文奖、川渝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奖励5项。作为学生主研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7项,申请中美发明专利共8项,研究成果服务星光III等国家大科学装置。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四川省金/银奖各1项,2024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四川省金奖等10余项奖励。入选首届中国科协青托博士生专项计划省级推荐,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生学术联赛全国百强二等奖、中国激光杂志社第二届“青衿奖”提名奖、荣耀信通年度人物等荣誉。
程仁杰,男,党员,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从事高功率微波技术探讨研究。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28篇,其中一作/通讯作者11篇,主研国家级研发项目8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4项。先后受邀前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北核技术研究院开展联合研究,致力于定向能系统的研发。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研究生学术新秀等荣誉。在读期间完成全程马拉松11场,累计跑量超过16000公里,2022-2024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马拉松大众精英选手”荣誉称号。
胡强,男,共青团员,材料与能源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制备研究,以第一作者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国际能源材料顶级期刊发表SCI一区论文3篇,高被引论文2篇,热点论文1篇;以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1篇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和2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相关成果被2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获2024年新威智能“春雨”励志奖学金、国际能源化学与工程大会最佳海报奖、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研究生学术新秀等荣誉。
韩雨伯,男,党员,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从事谐振开关电容拓扑调压策略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8篇SCI/EI论文,以第一(学生)发明人拥有5项授权发明专利,作为大会主席召开国际会议IEEE CIYCEE。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全国金奖,第九、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现担任机电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四川省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书记,IEEE PELS中国区会议工作分委会委员及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分会主席。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校研究生优秀员、校优秀学生干部、机电菁英等荣誉。
田欢,男,党员,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新型超短脉冲产生及调控研究。在国际光学权威期刊APL photonics、IEEE/Optica J. of Lightwave Technol.、Opt. Lett.和Opt. Express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0篇。发表EI会议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2024年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全国百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入选首届中国科协青托博士生专项计划省级推荐,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校优秀研究生干部、校优秀研究生、2024年光电杰出学生、院优秀员、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在研究生微党课大赛中获评校一等奖。
陈李,男,党员,自动化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从事智能示波器与采样技术探讨研究。发表1篇SCI论文及3篇EI论文,赴美国参加A类国际会议Autotestcon,作关于复杂误差综合校准的报告。创办“菁汇电测”公司,获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银奖、2022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金奖及研究生二等学业奖学金等荣誉。
何烨,女,党员,资源与环境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从事光催化材料与碳中和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32篇,以第一/学生一作在PNAS、ACS Nano等一区TOP期刊发表论文7篇,总被引用超1350次。申请国家专利4项,授权1项、国际专利2项,授权1项。作为负责人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创新项目资助。自主设计开发了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R原位平台,并成功投入市场。获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全国一等奖、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研究生学术新秀、十一科技奋进奖等荣誉。
彭俊强,男,党员,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互联网空间安全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理论计算机科学方向的算法研究,以第一作者在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SAT, IJCAI等CCF-A/B类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4篇。负责华为公司光网络规划算法理论最优探索技术合作项目。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2023年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全球总决赛冠军等国家级奖项4项,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研究生学术新秀、校优秀竞赛团队、校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张昭,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互联网空间安全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区块链、数据安全和应用密码学研究。在计算机网络、网络信息安全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共发表9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TIFS、TDSC、TSC、TMC等CCF-A类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授权2项,成果转化1项。设计四川省电力公司区块链交易系统,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答辩。赴香港理工大学Web3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年联合培养。获中级经济师证书、FRM证书、CFA一级证书,取得钢琴、书法最高级别证书。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荣誉。
张智烁,男,预备党员,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公钥密码学、后量子基于格的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研究。以第一作者撰写16篇学术论文,通信作者及共同一作发表论文2篇,其中发表中科院TOP期刊7篇,中科院二区期刊2篇,包括IEEE系列旗舰期刊TITS,TMC,IOTJ等以及Elsevier高水平期刊FGCS,Neurocomputing,JSA,CN等,Google引用达160+次。获“工程类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荣誉称号,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校研究生学术新秀、三助一辅先进个人等荣誉。
袁昊扬,男,党员,航空航天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从事多无人机协同制导与控制技术领域研究。主持《异构无人机集群协同任务规划与制导技术》等多个科研项目,申请并发表6项专利,其中授权3项,发表2篇国际会议论文。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赛铜奖、全国优秀志愿者、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四川省银奖及校优秀团干等荣誉。在尘摄影工作室担任技术骨干,摄影作品获“大艺赛”省赛二等奖。累计获得校级奖励6项、省级奖励5项、国家级奖励3项。
张浩,男,党员,数学科学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复杂高维数据的张量表示与高效计算研究。发表论文14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7篇、通讯作者论文2篇,一作论文包括人工智能权威期刊IEEE Trans. Cybern、数据挖掘权威期刊ACM Trans. Knowl. Discov. Data、高水平期刊J. Sci. Comput.和IEEE Trans. Geosci. Remote Sens.等。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与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研讨会、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十九届、二十届年会并做口头报告。获黄埔国际算法算例大赛入围决赛奖、“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校研究生学术新秀、院优秀员等荣誉。
孙梦璇,女,共青团员,物理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锌阳极改性研究。累计发表SCI论文30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9篇,影响因子达到86.5。发表国际会议论文1篇,授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主研参与重点项目2项,项目累计经费达到430万元。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赛铜奖、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建行杯”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兆易创新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铜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研究生学术新秀等各类奖项及荣誉20余项。
杨翠,女,党员,医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的研究。共发表SCI论文6篇,第一作者4篇。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基金在内的数个科研项目。热情参加举办国际会议,进行壁报展示及口头报告。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校优秀毕业生、校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李镭,男,共青团员,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孤独症脑影像与精准神经调控领域研究。发表SCI论文19篇,其中一作/共一5篇,包括国际顶级综合期刊PNAS、生命科学领域顶刊eLife等。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已在成都及周边地区6家国家三甲医院以及多家康复机构开展临床推广工作。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
李冬伟,男,党员,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生产与物流运作管理与优化领域研究。完成顶级/权威学术论文3篇,以第一作者/学生一作在物流管理领域顶级期刊Naval Research Logistics发表论文2篇;以学生一作在运筹学领域权威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发表论文1篇;拟投论文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IEEE TITS等国际期刊的匿名审稿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校研究生学术新秀等荣誉。
杨焱文,男,党员,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管理研究。主研结题省市重点社科3项,学生一作主笔12篇资政报告,其中2篇均获国务院办公厅及教育部办公厅采纳,1篇获成都政协采纳。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最佳案例奖、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金奖等荣誉。赴甘孜支教一年,获评四川省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曾为四川省委宣讲团、四川省西部计划宣讲团、四川省青年夜校讲师,武侯区玉林团工委兼职副书记及院研会主席,获评团中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李佳怡,女,党员,外国语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从事翻译-笔译方向研究。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项目6项;共发表7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一作4篇),其中2篇中文核心,5篇国际论文,受邀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3次。获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赛决赛一等奖、“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初赛特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竞赛(英语专业组)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翻译竞赛(研究生组)全国一等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翻译大赛研究生组省级三等奖、“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初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大赛(译汉组)全国二等奖等荣誉。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苏州工业园区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学术青苗、校优秀研究生、外院风华“学术精英”、外院风华“学科竞赛达人”、外院风华“学业一等奖学金”等荣誉。
陈瑞敏,女,党员,基础与前沿研究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复杂大气环境下的氮素定向转化研究。发表SCI论文15篇,累计IF超188.4,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PNAS、Angew. Chem. Int. Ed.、Environ. Sci. Technol.等发表论文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论文被引826次,H-index为16。获第三届低碳循环科学技术创新大赛全国特等奖,连续获得第一、二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全国一等奖,获第十九届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全国二等奖。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高廷耀“博士生杰出人才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校研究生学术新秀、校优秀研究生、院优秀员等荣誉。
刘轲,男,共青团员,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2019级博士研究生,从事赫兹低复杂度信号处理及高速通信系统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入选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最佳论文;参与研制的太赫兹通信系统已成功运用于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田径赛场,获2023年度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获2023年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组全国一等奖、2022年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金奖、2022年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2021年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等荣誉。
肖思瑶,男,共青团员,电子科学技术探讨研究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和弱监督机器学习研究。发表高水平SCI/EI论文共计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二区期刊、A类会议上共发表论文4篇,在审3篇。获数维杯数学建模国家二等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航空科技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校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并多次参加院篮球队和田径队。
王能泽,男,党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宽温域特种电池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主研参与国家重点工程研究项目3项,企业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论文累计被引超900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授权1项。参与学术会议6次,做分会场报告3次,获优秀学术报告荣誉3次。获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四川省金奖、四川省第十一届硕博学术论坛论文评比二等奖、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大学生科技作品展优秀项目等荣誉。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3年汇顶科技奖学金特等奖、2022年五粮液奖学金等荣誉。
方针,男,党员,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从事玻璃基先进封装三维集成技术研究。以第一作者在IEEE TMTT、EDL、TED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6篇,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2项、主研国家项目9项。作为核心成员所研成果“第三代玻璃穿孔技术”被央视多次报道为“关键节点的创新突破”。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020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四川省金奖。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次、首届集成电路高层次紧缺人才奋进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员、校研究生学术新秀等荣誉。